會員登入 新使用者?立即註冊 服務首頁|服務說明|Yahoo!奇摩知識+ 首頁 知識分類 電腦網路 科學醫療 醫療保健 煩惱心事 生活資訊 手機通訊 休閒嗜好 視聽娛樂 運動體育 社會人文 商業金融 教育學習 如何做 煩惱 主題知識 我要發問 發表 我要發問 熱門: 隔夜蛋別吃 星座個性 清宿便 濃茶少喝 B型人格 主題 天涼泡湯趣 用手機上知識+ 知識搜尋 知識+ 首頁> 科學醫療> 天文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知識問題| 太陽系九大行星,由內而外排序為? 發問者:隔夕雨 ( 初學者 4 級) 發問時間:005-08-5 15:51:08 解決時間:005-09-14 15:55:03 解答贈點:5 ( 共有 0 人贊助 ) 回答:3 評論: 0 意見: [ 檢舉 ] 網友正面評價 80% 共有 5 人評價教課書上說太陽系有九大行星,我想問的是: 以太陽為中心,由內而外環繞順序分別為? 是否已經有發現第十個行星? 除了地球以外,那個行星最適合人類居住呢? 行星、恆星、衛星、流星、隕石它的定義是? 感謝大家回答~感激~^^ 005-09-01 1:56:50 補充 九大行星它們各自的天然衛星為? 請詳細列出名字~3Q 最佳解答網友票選 回答者:愛因斯茄就是我 ( 初學者 4 級 ) 回答時間:005-08-5 15:56:06 [ 檢舉 ] 以太陽為中心分別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來自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altech)的天文學家 Mike Brown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於003年11月4日利用Caltech位在帕洛瑪山天文台的48吋Samuel Oschin望遠鏡首先發現了一顆直徑直逼冥王星的小行星(左圖綠圈中的星點),因其在畫面中移動的速率大於其他星體而發現,目前已將之命名為「Sedna」,意為加拿大印紐特原住民(Inuit)神話中的海神。Brown等人發現它的幾天之後,全世界的其他大型天文台(智利、西班牙、美國亞利桑納、夏威夷等)也陸續觀測到,而NASA的史匹哲(Spitzer)太空望遠鏡也已確認了它的存在。 地球(Earth)、月球(Moon)、冥王星(Pluto)、Quaoar和Sedna的體積大小比較。.+ Full caption 自1930年代發現冥王星以來至今,Sedna是天文學家們在太陽系內發現的最大星體。 天文學家曾在00年時發現一顆直徑約100公里的小行星Quaoar;綜合了目前的觀測資料後,Brown等人認為Sedna的直徑應介在冥王星與Quaoar之間,大約落在1700公里左右。Sedna距離地球約130億公里(約90AU),直徑約1700公里,約為冥王星(直徑74公里)的3/4,具有橢圓形的運行軌道,而且橢圓率非常高,繞太陽一圈需10500年左右,可能由似冰的岩石所構成。更讓天文學家詫異的,是除了Sedna的大小與冥王星類似之外,它還呈現紅色的外表,這是太陽系中除火星之外,第二顆顏色這麼紅的天體。 看來Sedna的各項特徵都合乎「歐特雲(Oort cloud)」的天體特徵。天文學家長久以來假設在離太陽約1000~50000AU的地方,有個由無數個小天體所組成的區域,稱之為歐特雲,因距離太陽實在太遙遠了,因此溫度應從不超過攝氏零下40度,因此歐特雲天體的主要成分應大都是冰,所以歐特雲應是長週期彗星的「家鄉」。不過,Sedna的距離比歐特雲應在的位置還近了10倍,Brown認為它應處在「內歐特雲區(inner Oort cloud)」,可能是在太陽系形成早期,有顆恆星從太陽系附近「晃過去」時,因其重力擾動而形成的。Brown表示:從地球看來,當時的這顆恆星可能比滿月還亮,而且或許有將近0000年左右的時間,都可以肉眼在白天看見這顆恆星呢!不過,這顆恆星的影響力可不只如此,因其重力擾動的結果,可能致使歐特雲區的彗星偏離原有的軌道而衝入太陽系內側,所以太陽系早期必定經歷過一場「彗星雨」的襲擊,但也或許因此而將生命體帶至地球,並發展演化至今。 而這些天文學家指出:另有間接證據顯示Sedna可能有一顆衛星,他們希望能藉由哈伯太空望遠鏡來驗證此是否為真。目前研究團隊成員之一已著手利用位在夏威夷冒納基亞山頂的8米 Frederick C. Gillett Gemini望遠鏡(可見光/紅外波段)來檢測Sedna的表面狀況。在未來75年內,Sedna將會愈來愈靠近太陽,直到過了軌道近日點後,才會開始另一輪10500年的繞太陽之旅。上一次Sedna回歸之時,恰逢地球最後一次的冰河時期;而待Sedna下一次在回歸之際,地球面貌必定又有很大的改變。 Sedna的發現,將再點燃冥王星是否為一顆行星的爭論。近年來,天文學家們在庫伯帶(Kuiper Belt)的區域發現了其它大小近似的星體,例如:Quaoar 與 Varuna。但是,因為Sedna體積較大,距離地球更遠,因此,吸引天文學家們的研究興趣。國際天文聯盟(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將決定Sedna是否為太陽系第十顆行星。 參考資料來源: http://www.jpl.nasa.gov/releases/004/85.cfm http://science.nasa.gov/headlines/y004/16mar_sedna.htm?list8093 http://www.nature.com/nsu/040315/040315-1.html 基本知識   太陽系是由恆星太陽 、九大行星、總數多達60餘顆的衛星、一大堆的小星體 (包括彗星與小行星)以及行星際物質所組成。   所謂的「內太陽系」(The inner solar system) 包括了太陽、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而「外太陽系」(The outer solar system) 則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及冥王星: 行星的公轉軌道都是以太陽為焦點之一的橢圓,但除了水星及冥王星的軌道偏心率較高之外,其餘大行星的橢圓軌道其實幾近正圓。   行星的公轉軌道差不多都落在稱之為「黃道面」(The ecliptic) 的平面上,這個平面就是地球公轉軌道面,黃道面與太陽赤道面只有7°的夾角,而眾行星的公轉軌道面與黃道面的夾角最大者是冥王星,有17°之多。上圖顯示出各行星公轉軌道間距的正確比例,以及其與黃道面傾斜的情形。   所有的行星都是以同一方向繞著太陽公轉,亦即從太陽的北極上空看都是逆鐘向的,而除了金星及天王星之外,其它行星的自轉也是朝同一個方向。至於金星自轉方向幾與公轉方向完全相反,而天王星的自轉軸則幾乎平躺在黃道面上。   你可以把整個太陽系想像成一個縮小一億倍的模型,此時地球直徑大概只有1.3公分長,還沒有一個1元硬幣大,而月球的公轉半徑則有30公分長,它們距離直徑1.5公尺的太陽有150公尺遠;像哈蜜瓜大小的木星距太陽750公尺遠;橘子大小的土星距太陽1.5公里遠;檸檬大小的天王星和海王星則分別在3公里及4.5公里遠處......在這個模型中,人的大小就像是個原子,而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則在4萬公里之外! 太陽系的分類   一般的分類方式,把全太陽系的星體分為以下四種: 行星 (planet):繞太陽公轉的大型星體。 行星的衛星 (satellite):繞行星公轉的各種大小星體。 小行星 (asteroid):繞太陽公轉的小星體。 彗星 (comet):以狹長軌道繞太陽公轉的小冰球。   然而,事實遠比以上分類的描述複雜得多: 有很多衛星都比冥王星大,而有二顆衛星甚至比水星還大; 有很多小衛星可能是捕獲自小行星; 有時候彗星的冰塵會消耗殆盡而變得與小行星沒有兩樣; 其他物體如柯伊伯帶與歐特雲 (Kuiper Belt and Oort Cloud) 也未包括在上述分類中; 「地球-月球」系統及「冥王星-冥衛一」系統常被視為「雙行星系統」。   至於九大行星的分類則有以下數種分法: 以組成分類:這是最合理的分類法 分  類 成  員 主要組成 平均密度 自轉 固態表面 行星環 衛星數 類地行星或 岩石行星 水、金、 地、火 岩石外層 金屬核心 較大 較慢 有 沒有 沒有 或極少 類木行星或 氣體行星 木、土、 天、海 氫與氦 較小 較快 沒有 有 多 冥王星   岩石與冰 較小 較慢 有 沒有 一個 以大小分類: 分 類 成  員 分類特徵 小型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冥王星 直徑在13,000公里以下 大型行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直徑在48,000公里以下 以距太陽遠近分類: 分類 成  員 分類標準 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以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 的「小行星帶」為界 外行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冥王星 以與地球的關係分類: 分 類 成  員 位置 自地球觀測 地內行星 水星、金星 地球與太陽之間 有週期性盈虧現象 地球       地外行星 火星、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地球軌道外圍 總是看到 大約完整的半球面 以發現史分類: 分 類 成員 分類標準 觀測 地球       傳統行星 金星、水星、火星、 木星、土星 在現代科學發展之前 早已為人所知 肉眼即可看見 近代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近代才發現 必須使用望遠鏡 參考資料 自己+網站 [ 快速連結 ] 其它回答( ) | 意見( ) | 評論( 0 ) 發表你的評價 你的評價 發表評價: 正面 普通 負面 評價內容: 發表 取消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馬上按讚 加入 Yahoo! 奇摩 知識+ 粉絲團 必看!精選最熱門話題知識 非了解不可的精彩知識問答 什麼?連這個都有人會知道 超方便!吃喝玩樂一次搞定 旅遊住宿所有資訊一應俱全 什麼!找裝潢廠商這麼簡單 相關問答 [ 天文 ]冥王星(Pluto)的特徵與性質為何? [ 天文 ]冥王星(Pluto)的特性為何? [ 天文 ](Pluto)冥王星除名大家有什麼看法!? [ 天文 ]冥 王 星 是在西元年被發現? [ 天文 ]卡龍星(Charon)是冥王星的衛星嗎?星星專家幫幫在下吧! [ 天文 ]冥王星是地球的... 更多 其他回答() 意見() 相關評論(0) 001 回答者:~*慧*~ ( 初學者 5 級 ) 回答時間:005-08-5 15:57:1 [ 檢舉 ] 1.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目前開發儀器還沒辦法偵測那麼遠吧 3.火星,但是還不確定還在研究中 4.在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之中,根據我們的認知,除了火星在以往可能擁有生命之外,目前僅有地球孕育著眾多而複雜的生命,並且發展出了高度文明。但地球的生命源自何處呢?這可真是個令人感興趣的話題。在我們推測生命起源之前,必須先給生命下一個定義:首先它要能繁殖後代,如此才能使生命長久延續,其次它要能獲取「食物」,並排除體內廢物,以完成新陳代謝;再者本身的組織具有一定的界限,而能與環境區隔開來,例如構成地球生命體的「細胞」;具有以上這些條件的,才可說是生命。關於地球生命的起源,可說是眾說紛云,然而其中有一種很大膽的理論,認為生命或許很早就在太陽系外的太空深處形成、發展,並藉著從天而降的隕石,帶著生命的種子來到我們地球。 三十多年前的1969年,一顆不尋常的隕石墜落在澳洲維多利亞省的莫啟生鎮,科學家利用精密的電子顯微鏡透過嚴謹的程序,發現這顆估計在四十多億年前所形成的隕石中,具有某種「已成為化石的微生物」! 有意思的是:科學家所觀察到這顆來自外太空的隕石中,生命的形式與目前在炎熱的溫泉內、酷寒的南極冰層下、甚至是某些核子反應爐具有強烈放射線的環境中,所發現活的微生物非常地類似,都是屬於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仍然能存活的細菌。對於莫啟生隕石中發現有微生物的化石,當時有些人深表懷疑,認為這顆隕石在墜落地面後,是否受到地球「生物性污染」,而造成今日的錯誤判斷;這使得科學界受到很大的壓力。但時至今日,目前新發展出來的科技,已能正確地判斷出一個隕石樣本,受到生物性污染與真正微生物化石間的區別,因此三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再重新檢驗分析這顆莫 1969年在澳洲莫啟生隕石科學家相信內有氨基酸存在的證據 啟生隕石,科學家幾乎可以確定隕石中有不容置疑的微生物化石,如果這顆隕石是在陸地石塊中所發現的話,科學家一定會認為:它,就是塊微生物的化石。 過去,我們曾在隕石中發現構成生命物質之一的氨基酸,於是提出生命可能源自外太空的說法,但是最近科學家又在隕石內發現了複合醣,這更給生命起源來自外太空的理論提供了另一項佐證。 美國太空總署阿姆斯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庫柏,在兩顆含碳量很高,而且含有氨基酸的隕石內找到所謂的「醣」,醣的化合物非常的重要,因為這些化合物能夠提供能量,也為其它分子提供碳的架構。雖然科學家早在196年就已經初步在隕石內發現了醣,但由於當時所使用的方法及儀器無法確定該隕石在穿過大氣層墜入地面後是否遭污染,因此在嚴謹的科學態度下,只能將此視為一個參考事件。但今天利用特殊的質譜儀,我們將隕石 樣本加溫到高溫使其離子化後,利用電子轟擊,從所呈現出的數據,我們就可測出該隕石樣本的分子量及其成份,經過分析鑑定後,庫柏認為他在隕石中所發現的醣化合物為一種「多元醇」,這顯示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多元醇就已出現,因此至少可供構成最初的生命之用,這種思考模式更加深了地球 流星在穿越地球大氣層時磨擦燃燒,形成火流星的景象,若沒有燒盡,則墜落地表而為隕石。 的生命源自外太空,由隕石帶至地球的理論。我們不懂得如何製造生命,但隕石內似乎含有生命所需的必要成份,你也可以說,生命所有的材料都在隕石內,它來到地球,生命就帶入至地球。 在銀河系的早期,在外太空的深處,星際之間渾沌一片混雜著塵埃的雲氣中,靈敏的電波望遠鏡已觀測到包括有氨、水、一氧化碳、甲醛及其它九十多種複合分子,它們在濃密的雲氣內發生神奇的化學作用,因而逐漸形成與生命有關的化合物,像是氨基酸、複合醣類等有機物,在數十億年前就已形成。這些化合物再彼此凝聚成塊狀,在太空中漂浮、漫遊,當逐漸地接近我們太陽,並順著繞日運行的軌道,運行到接近地球時,在受到地球強大的引力下,直衝地球熾熱的大氣層,雖然外表經過高溫的燒熔,但裏面的核心部份還是殘存而墜落地面,受到當時強烈的閃電及大量χ射線與紫外線轟擊下所提供的能量,就將甲烷、氫與氨等簡單的分子,組合成像是蛋白質的構成物氨基酸等較複雜的化合物,因而導致各種非常近似生命的化學反應,如此,地球上最簡單的原始生命就這樣形成了。去年義大利的科學家甚至作出一戲劇性的實驗,他們將長時間沈寂於隕石內的微生物,經過取出「喚醒」後,居然能重新地進行活動和繁殖,這更使地球生命起源於外太空的理論得到佐證。如此看來,隕石可說是生命之母,生物之源,本者飲水思源不忘本之情,各位網友下次若再看到明亮的流星由天而降時,我們似乎應以虔誠的敬意,感恩的心情,跪地而拜,同時高呼「恭迎生命之母駕臨地球!」──太誇張了吧?! 參考資料: http://www.ud.org.tw/chen/chenAs36.htm 我 00 回答者:Sandy ( 初學者 5 級 ) 回答時間:005-09-03 10:16:36 [ 檢舉 ] 太陽是宇宙中的一顆恆星,周圍環繞著 9顆行星、63顆 衛星、數千顆小行星、數萬顆彗星、以及無以計數的宇 宙塵粒、氣體分子及原子,它們藉著太陽引力的作用, 各自循著自己的軌道,以太陽為中心而運行,這些屬於 太陽家族的星體,共同組成了太陽系。在太陽系中,公 轉太陽的大天體稱為行星。太陽系中有九大行星,從距 離太陽最近的算起,分別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行星的軌道為 近乎圓形的橢圓軌道,愈是接近太陽的行星,公轉週期 愈快;愈遠的行星,公轉的周期愈慢。此外,九大行星 本身並不會發光,必須藉著太陽光的反射來發光。在行 星的周圍有小星體環繞著,正如月球環繞著地球一般, 這些小星體就是行星的衛星。九大行星中,水星與金星 沒有衛星,地球的衛星只有一個,就是月球;衛星最多 的行星是土星。在火星與木星之間,大約有數萬顆小行 星,同樣繞太陽運轉,它們的體積很小,又稱為小行星 。行星的軌道因呈近乎圓形的橢圓軌道,軌道面間的傾 斜度很小,因此,從側面看太陽系時,太陽系是相當平 坦的。依照行星的大小和密度來區分,水星、金星、地 球、火星四者稱為地球型行星,也就是「內行星」,半 徑為三千至六千公里,平均密度為每一立方公分五公克 ,主要是由鐵和岩石所組成;木星、土星、天王星、海 王星四者稱為木星型行星,亦即「外行星」,半徑為二 萬至七萬公里,密度卻每一平方只有一公克,主要是因 為中心部分的組成分子雖然是金屬或岩石,但其周圍卻 由氫等氣體所組成。至於冥王星的組成分子則不是很清 楚。總而言之,地球型行星雖然體型較小,但密度卻是 木星型行星的五倍,這是因為地球型行星是由較重的物 質所構成,而木星型行星則是由較輕的物質構成。 太陽系中天體運行的原理---- 所有的衛星、行星、恒星等等,我們統稱為「天體」。 行星、彗星、流星體都繞太陽運轉,衛星則繞行星運轉 。太陽本身也不是不動的,它除了自轉外,還帶動整個 太陽系在更大的範圍內運動。天體運動所經過的路線稱 之為軌道。天體運動的軌道,就像飛機的航線一樣,是 看不見、摸不著的。太陽系中絕大多數天體的軌道是一 個橢圓。大行星的橢圓軌道比較圓些,而彗星的軌道通 常是拉得很扁的橢圓。依據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一切物 體,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則會保持自己的靜止狀態或等 速直線運動狀態。此種運動特性稱為「慣性」。宇宙中 的天體都以很大的速度運動著,如果沒有什麼外力的約 束,它們都將沿著直線方向一直跑下去,但是為什麼它 們能有秩序地依循自己的軌道運行而不會相互碰撞呢? 主要是由於萬有引力的牽引作用。也就是說,宇宙中一 切物體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與這兩個物體質 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亦即 兩物體的質量越小,它們之間的距離越遠,引力就越小 ,反之,就越大。總而言之,由於慣性,天體將沿著直 線方向一直跑下去,而脫離太陽系;但由於萬有引力的 作用,太陽又總是把天體拉向自己。這就是矛盾的雙方 互相排斥而又相互關聯,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正是這 種矛盾的關係,使得宇宙中天體既不致於無規則地亂跑 ,也不致於彼此吸引在一起。 參考資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508603768 1 001 意見者:wein ( 初學者 5 級 ) 發表時間:006-03-13 18:1:35 [ 檢舉 ]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如有回鍋抱歉><因為我真的找了好久 00 意見者:芳芳 ( 初學者 5 級 ) 發表時間:006-04-19 16:1:44 [ 檢舉 ] 我不喜歡太多字.......簡單明瞭最好 1 發表意見發表意見字數已達上限,要改成發表評論嗎? 發表 取消 目前沒有資料 我要評論 註冊 會員登入 公告: 知識團員轉粉絲全數完成 最新天文 發問中 已解決 關於如何寫信到美國太空總署和飛碟協會 更多 流星雨過01年1月14日 太空梭如何在太空執行任務? 更多 精選關鍵字 星圖 九大行星 木星 衛星 北極星 自轉 曆法 NASA 仙后座 星雲 天文台 蟲洞 黑子 彗星 地球 日蝕 太空船 太空人 星座 恆星 土星 黑洞 太陽系 白洞 隕石 潮汐 天文望遠鏡 天文研究所 觀星 金星 銀河 天文攝影 星團 月球 公轉 流星 月蝕 火星 天王星 知識搜尋 雅虎資訊 版權所有 (c) 01 Yahoo!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服務設有管理員」 服務條款隱私權政策知識+ 之問答內容是由參與Yahoo!奇摩知識+ 之網友提供,僅供參考,Yahoo!奇摩不保證其正確性。

每日好康

電腦周邊 3C家電 視聽家電

名牌與手錶

交通/美食

品牌旗艦

超商取貨

美妝保養品 流行服飾 鞋包配飾

傢俱/寢飾

書籍DVD

快速到貨

以上資料來源,如有侵犯到著作權請到留言板通知站長移除 以上文章引用出處: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8514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征愛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